年終歲首,一款名為“風駿”的皮卡,在巴黎國際車展上震動了歐洲汽車界,也引起了國內消費者的高度關注。不僅如此,國內同行廠商的目光也聚焦在它身上。商報記者吳劍秋報道長城“風駿”皮卡在歐洲大出風頭后,近日“出口轉內銷”,回師中國皮卡市場,在業界掀起了漣漪。
成長壯大的自主品牌
在國際市場流行而暢銷的皮卡,近年來在中國也越來越受到青睞。在高油價時代,仍實現了持續而穩定的增長。自上世紀90年代皮卡引進中國,一直存在著兩大陣容,一是以長城、江鈴、福田為代表的自主品牌,二是以日產、慶鈴為代表的合資品牌。經過十幾年的激烈競爭,自主品牌性價比和技術含量越來越高,目前已成為市場銷售的主力軍,占據了國內75%的市場份額。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產銷快訊:2006年1~11月份,登統在冊的10個皮卡品牌累計銷量131020輛,其中長城皮卡以4.33萬輛名列榜首,占市場份額的33.1%。
2005年前11個月,長城皮卡銷售超出第二名1.2萬輛,而今年這個數據變為2.1萬輛。自1998年以來,長城皮卡已連續9年名列銷量榜首,它的老大地位已很難被撼動。目前,國外皮卡一直不能進入中國,而合資品牌的價格也越來越低,就在于以長城為代表的自主品牌進行了頑強的阻擊。當自主品牌在中低端市場站穩腳跟后,龍頭老大長城推出匹配國際領先動力的柴油皮卡,開始進行全面的反擊,搶占被合資品牌占領的高端市場。這也預示了中國自主品牌皮卡發展的新動態。
創新時代
綜觀皮卡的發展歷史,中國市場上的皮卡大以小排量、經濟省油、外觀靈巧的日系皮卡為主,而裝備高檔價格不菲,具有歐美風格的皮卡在中國市場則是鳳毛麟角。當中國皮卡走完了最初的模仿階段之后,近幾年進入自主創新發展階段。以皮卡“老大”長城為例,現在的迪爾、賽鈴、賽酷三種中檔皮卡,很難簡單地以“日系、歐系”劃分,就連內行人也說不清它到底來自哪個“原型車”。
最典型的是長城“風駿”,時尚的外觀有些歐美風格,其心臟采用德國最先進的柴油共軌技術,而它的操控底盤系統又能看到日系技術的“身影”,而在外觀、性能上,“風駿”與眾不同,其承載、拖拽、越野三合一的功能及安全可靠性也成為了中國皮卡的標志。可以這樣說:長城“風駿”集國際優秀皮卡之大成,是集成創新的結晶。
誰將領舞“高端”
自2002年以來,柴油皮卡大行其道,幾乎所有的廠商都推出了版本不同的柴油動力,魚龍混雜、良莠不齊,其動力大部分采用渦輪增壓技術。“動力采用國際領先的電控高壓共軌技術,長城還是第一個,這是中國皮卡的一次突破。”德國博世公司專家對此曾明確表示。長城“風駿”匹配的動力與柴油版哈弗相同,即名為“智能節油王”的高壓共軌柴油發動機,它與傳統增壓柴油機相比百公里工況油耗降低20%,燃燒效率提高8%。
裝配INTEC柴油機的風駿在60公里常速時百公里油耗為5.9升;噪音降低16%以上,根本解決了柴油機噪音大舒適性差的問題。專業人士分析認為:油價的持續走高,柴油動力會得到更大發展。然而,發展柴油動力,技術領先是關鍵,匹配國際領先動力的“風駿”在節油、價位及性能外觀的優勢,將使高端皮卡領域由合資品牌把持的局面徹底顛覆,也將大幅提升柴油皮卡在市場中的影響力。